金秋时节,天空高远。培华校园秋日朗照,满目光明。维之图书馆前,和煦的阳光洒落在姜维之老校长的雕像上。他前瞻的教育理念、殚精竭虑的兴学伟绩,依旧在这片承载近百年历史积淀的沃土上空悠悠回响。这里是书香浓郁的百年名校;这里是弦音不绝的教育沃土;这里是桃李芬芳的人才摇篮;这里是面向未来的大学殿堂……
培华办学历史就是一部在艰难办学中探索、在砥砺前行中提升、在拼搏创新中攀登的可歌可泣的创业发展史、接续奋斗史。穿越时光长廊,历史让人振聋发聩,一批批满腔热血的年轻人,誓要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勇敢前行。校史馆内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一段段文字记录,就是最好的印证。
培华校史馆内照片墙
——96载筑基,激荡拳拳爱国之心,在不懈奋进中坚守初心。百年培华,立德树人。学校背靠秦岭北麓,屹立于神禾塬上。即将步入中国百年大学行列的培华,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诞生,在抗战烽火中升华,在共和国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奋进,在新时代逐梦中图强。
1928年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设立(西安市梁府街)
历经洗礼、不改其志。这所“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的老牌名校,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不改其志、志坚如磐,从深邃的办学岁月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淀了“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校训,形成了“科学、民主、自由、公平、创新”的培华精神。学校立足应用技术型办学定位,重实践、强素质、抓品牌,大力推行“产学研”建设一体化,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相映生辉的办学格局,共同绘成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壮丽画卷。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初建时期迎着中华民族工商业快速发展的浪潮,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破土而出,到中共党员谢葆真联合傅学文、于凤至、宋美龄等社会名流共同集资修建后宰门新校址;从抗战烽火中南迁西乡、城固继续办学,组织师生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到多方募捐慰劳伤病员,夜以继日努力生产支援前线;从西安解放后党的干部到学校发展党的组织,到改制公办成立西安市财经学校专门培养财经人才;从听从国家的召唤北迁长春继续办学的弦歌不辍,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培养统计类人才;从改革开放初期顺势恢复成立培华女大的艰难起步,到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对培华办学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殷切期望;从抓住历史机遇率先升格本科,到经历合格评估、审核评估,迈向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我们听到的是历史激荡的浑厚回响,看到的是发展孕育的强劲势头,感受到的是底蕴生发的伟大力量。
庆祝培华建校九十五周年文艺晚会
坚守初心、彰显担当。培育英才、振兴中华,这是培华人的初心所在、也是使命担当。姜维之老校长“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姜波理事长秉持“教育强国”发展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都在昭示着培华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映射着培华人专属的精神追求。新时期的培华弘扬和传承优良校风,持续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办学层次、保障机制改革,鲜明地提出当前学校“一条主线”“三项重点”的发展建设总体思路……这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10余万名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始终赓续和传承红色基因、职教基因、统战基因、女性基因,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守着炽热的初心与梦想,彰显了培华人爱党爱国、自强不息,顾全大局、不计得失,吃苦耐劳、勇立潮头的创业精神,始终在不懈的探索中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走出了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
——96载深耕,凝聚教育报国之力,在潜心探索中砥砺前行。沧海横流、斗转星移。培华校址经历七次搬迁、校名九次更易。无论办学阶段环境和条件多么艰苦,培华人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服从国家的召唤,大胆探索、不懈奋斗。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时刻都在触摸时代的脉搏。
筑牢基础、促进发展。培华成立初期就以国事为大,1935年培华获得批准,进入国民教育系列,学校更名为“陕西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校名中“培华”二字取意于黄炎培的“培”和中华的“华”。意为“基础之巩固,前途之发展”,打好教育基础,促进国家发展。办学形式为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以掌握实用技能为准则,践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引导学生既掌握生产原理又掌握生产技能,通过职业教育方式投入救国救民活动中来,帮助社会底层贫困妇女提高素质,因而受到社会普遍敬重。
1935年学校更名为“陕西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西安市后宰门)
以产养教、产教结合。改革开放后,在教学设备、实验室条件尚不完善,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环境下,培华女大恢复重建。姜维之老校长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面向市场,提出了“以产养教、产教结合”的办学思路,不找政府、找市场,自主解决办学经费,相继成立“西安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西安培华城市信用社”“西安培华科工贸公司”三个校企实体产业,为培华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民办高等教育“蹚”出了创新发展之路。
深化改革、引领发展。进入新时代,姜波理事长站在建设百年培华的战略高度,不断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机制新路径。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站在校墙内看世界”的独特视野,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理念引导转变,以改革释放活力,以创新引领发展,围绕提升本科办学质量和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和建设,以及推动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开启第三次创业之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一流百年民办大学而奋斗的办学导向。学校构建了“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的特色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学做评考融合”“实用型和技能型融合”“创业就业融合”,深入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捷键”、迈入了“快车道”。
米兰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米兰(中国)华为ICT学院授牌仪式暨主题报告会
——96载奋进,笃行强国担当之志,在奋楫远航中续写新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96载如弹指一瞬,培华人奋进的步伐坚定执着、铿锵有力。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在96年的办学实践中,培华人始终认为教育绝非照本宣科,而是思想的延伸,精神的启迪。
思政引领、底色鲜亮。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生活中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坚持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成立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充分挖掘整合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构建新时代新征程立德树人新格局,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陕西省青年联合会“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现场
超常布局、战略导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前沿和新兴领域,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超常布局亟需学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专业、强化新兴亟需专业,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财经、医学和女性教育特色品牌。新增设资产评估、口腔医学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专业,对2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同时对现有专业进行精简和优化,将“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入教学内容,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一体推进、产教融合。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实施“六个一”(一专业、一企业、一协会、一学会、一研究所、一社团)工程为实施路径,推动产科教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应用。推进校企(地)共建专业、共授课程、共编教材、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等工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办学格局。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校发展带来持续的创新动力。深化“导师+团队+项目”产教融合模式,依托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等搭建实践课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双师同堂”等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正是雄姿英发。96载春秋,培华人在风雨兼程中矢志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一流民办大学,在抢抓机遇、踔厉奋发,谱写了艰苦创业、自立自强的精彩篇章,也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如今的培华,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师资队伍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以上,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8%。近年来教师荣获“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骨干”、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标兵(教学能手)”多项荣誉。涌现出一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获得者、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技术能手等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人才培养质量广获认可。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对接。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毕业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陕西省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学校、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陕西省志愿服务突出贡献集体等称号;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广泛。与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国家公派、本硕博学历提升、海外就业、带薪实习等项目,不断开拓国际化发展道路,持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回首耕耘处,踔厉再前行。96周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培华正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昂首阔步行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流民办大学的征程上,行进在推进审核评估整改、专业硕士点申报、专业改造调整的宏图中。
新时代新百年新征程再次焕发出了培华人探索不止步、创新不歇脚的精神力量,全校上下已然形成了“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抖擞精神再出发、争分夺秒往前赶”的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回望学校百年历程,立足当下发展形势:
今天的培华,是赓续民学基因的培华,我们底气十足。
今天的培华,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培华,我们信心十足。
今天的培华,是融入强国战略的培华,我们定力十足。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百年培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近百年培华文化的积淀和深厚的办学底蕴熏陶下,在全体培华人勠力同心、奋勇拼搏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以培养高质量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内涵、人才队伍、治理能力的提质升级,就一定能奏响爱国奋斗、强校发展的时代最强音。谱写出传承培华办学传统、展现优良校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